20180620牛油果的“逆袭”之路
“颜值”不高、口感特殊的牛油果,短短数年间,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从鲜为人知到“超级明星”的华丽“转身”。
<猛犸时代动物们的美食>
坑坑洼洼的外皮、绵软无味的内在--在水果的世界中,牛油果既无色泽鲜亮的卖相,又无香甜多汁的果肉,这也能叫水果?
据记载,牛油果的存在可能已有百万年的历史。早期进化过程中,牛油果只是猛犸象、乳齿象、雕齿兽等远古大型动物们的食物,当它们长途迁徙需要补充能量时,这种富含脂肪的果子便成为动物们的零食。大型动物生吞下一颗颗绿油油的牛油果,它们强大的消化系统能够粉碎果子凹凸的硬皮,吸收果肉的营养,对那颗硕大的果核却“无可奈何”,只能将其排泄出体外,四处散播。相较于其他细小、可以通过鸟类或风吹而落地生根的种子,牛油果只能靠大型动物作为“种子搬运工”来帮助它们繁衍后代,这也使其无法像其它植物一样快速地扩展地盘,只能扎根中美洲地区。
<成名之路饱受脂肪连累>
“森林黄油”“大自然的蛋黄酱”……这是人们给牛油果下的诸多美丽注解。而牛油果刚进入美国时,人们对这种“萌萌的”食物不屑一顾。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这种不甜不脆不多汁的水果,经营者们曾煞费苦心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“减肥”提上了很多大腹便便的美国人的日程,营养学家们也开始大力呼吁全美减少脂肪摄入,并推广低脂饮食概念,脂肪含量成为是否为“健康”食品的关键词。很快,有着“森林黄油”之称的牛油果便惨遭“连累”,陷入一片争议中。
牛油果种植者不甘示弱,随即针对减肥人群启动了一场“争夺运动”。由牛油果协会资助一些研究机构,汇集各地营养专家专门研究牛油果,并且发表其营养价值的文章,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它不平凡的“内涵”。广告商们也趁机为牛油果“正名”:这种水果中虽然含有脂肪,但只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,完全不同于炸鸡、薯片里的“肥油”。
<爆红离不开“超级碗”>
让牛油果真正登上“神坛”,不可不提“超级碗”的功劳。这原本只是美式橄榄球年度冠军赛,拥有上亿名执着狂热的“粉丝”,多年来该电视节目稳居全美电视收视率榜首,并逐渐成为一个非官方的全国性节日。公关公司把牛油果与“超级碗”捆绑营销,策划出一个“果酱碗”的方案,向人们灌输“我们应该在超级碗吃牛油果酱”的理念。
1992年一份费城老鹰队的食谱就包括四个牛油果、柠檬汁、大蒜、洋葱、番茄、辣椒酱等。这对狂热的球迷来说,购买与偶像们一样的“御用”牛油果酱简直太酷了。营销方案大获成功,牛油果终于成为美国人喜欢的主流水果。如今,作为最疯狂的消费国,美国每年的牛油果消费量保持10%至30%的增长。2014年进口量近73万吨,占全球牛油果进口的46%,人均年消费量也从1999年的1.1磅增至5.8磅。(凤凰网历史)